專業發展

主要內容

【2020年11月】智障人士挑戰性行為返回

作者:臨床心理學家  何沐萌

 

每次與同事或家長討論照顧智障服務使用者的困難,『挑戰性行為』都公認為最難處理的項目,然而在心理學上,『挑戰性行為』並不是一個可以被診斷的障礙,我們需要著眼的部份應該是如何去了解及處理的是行為背後的動機及意義。無可 否認,外在環境及個體的互動與『挑戰性行為』的形成及持續性有著密切的關連。在日常溝通過程中,智障服務使用者因認知、語言能力或生活經驗不足,在問題處理及表達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當自身需要及感受未能被理解及承托時,負面感覺及壓力便會產生並且影響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攻擊、自傷及破壞物件等行為便會成為溝通或表達內在需要的一個重要方式。

 

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受訪的智障服務使用者分享了引起破壞性行為及維持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 (Wolkorte et. Al, 2019):

  • 日常生活流程含糊,不理解職員的要求
  • 身體感到疲慮
  • 憂慮
  • 職員要求太高,擔心自己未能達到要求
  • 當他人(職員)未能明白自己狀況時感到孤獨及挫敗,引起負面情緒
  • 家人去世
  • 身處環境不安全
  • 身體不適

 

歸納以上各點,引起負面行為的主要動機有兩大類,分別為”與外在環境溝通和協調”以及”生理上的需要”。針對外在因素,對應策略為有效地建立準確及舒適的溝通模式,同工及家人可以先從了解服務使用者的能力著手,共同訂立可以達成的目標及訓練流程,建立滿足感及愉悅感,同時能為服務使用者減少不必要的壓力。當服務使用者出現挑戰性行為時,記錄準確的行為分析(包括行為動機、當時所在的環境、行為出現後的處理)、提供清晰的日常流程和了解個體需要與提供充分的情緒支援便能成為減少行為問題的重要部份。

 

Self Photos / Files - 行為紀錄表_sample

 

Reference:

Wolkorte, R., Houwelingen, I. V., & Kroezen, M. (2019). Challenging behaviours: Views and preferences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32(6), 1421-1427. doi:10.1111/jar.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