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發展

主要內容

【2023年12月】處理挑戰行為︰由正面工作關係做起返回

作者︰臨床心理學家 麥曜譁

 

「已經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方法,但為何仍然處理不來?」部分前線同工當面對智障人士持續出現的挑戰性行為時,都會問的一個問題︰到底是自身的能力問題或是處理策略的限制?當我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否嘗試退一步,想想自己與他們的關係是如何呢?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提倡下,當面對挑戰行為的時候,往往工作員與智障人士關係的正面發展比處理行為問題的技巧更為重要。智障人士在他們的生活經驗裡已經累積了不少的負面情緒和壓力,而在得不到適當抒解或被滿足需要的情況下,行為或情緒問題便會自然地出現。而很多時候,他們的問題表現都會容易被誤解或忽略,會被理解為他們是麻煩製造者或是頑皮且不聽話。而當誤解一直持續的時候,大家的工作關係也只會繼續惡化下去,最後他們的行為問題也只會變得愈來愈嚴重。相反,若果工作員能夠透過工作關係的建立來讓智障人士的內在需要及困難得到被明白的時候,自然工作問題都會減少。

 

有時候,工作員的積極聆聽能有效幫助智障人士慢慢道出他們內心被否定的感受以及負面的生活經驗,透過正面的工作關係建立可以讓他們重新的感受、體驗及釋出,從而走出該負面感受及經驗的陰霾。所謂建立正面的工作關係,工作員可以嘗試多運用同理心及不帶批判的態度來和智障人士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關係。可是,受著文化上的差異,工作員有時候亦會不小心跌入了「以偏蓋全」的思想陷阱,我們會不覺意地放大了智障人士的缺點並同時蓋過了他們原有的正面特質,偏見也慢慢因為這原因而出現,最後也會破壞了大家原有的工作關係。因此,工作員對於自己的個人限制與內在覺察也是同樣地重要。的而且確,當工作員在嘗試與智障人士建立關係時,甚至面對他們的行為問題的時候,會有很大的機會觸碰到自己的個人問題甚至是內心的價值觀衝突而出現負面的反移情作用,例如︰「他應該要乖的」或是「我不能讓他遵守規矩是我沒用」。但當我們未能有意識地覺察這些個人問題時,就會好容易地錯誤理解智障人士的問題,因而繼續誤會他們,甚至放大他們的問題,最後工作關係也只會變得惡劣起來。基於這原因,工作員的自我關懷也是影響工作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他們愈能覺察自己的限制和問題的同時,更能讓他們容易走進智障人士的內在世界以及他們的需要,從而維繫著良好正面的工作關係。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1. Farber, N. K. (2021). The one without the keys: A humanistic psychologist’s evidence-based reflections of being “on the other sid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49(4), 49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