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Back

2025-05-02

lily 職業復康:實現殘疾人士潛能 促進社區共融

Self Photos / Files - 友愛結伴行「李靜雯(靜雯)是精神復元人士,小時候難免在學校受到欺負或者歧視。」負責跟進工場服務的陳吳淑蕙(蕙姑娘)說。


靜雯於 2004 年被社署安排到基督教懷智服務處(懷智)轄下的工場工作。「還記得初次接觸靜雯時,一旦分配定額的包裝工作給她,便會產生抗拒情緒,總是嚷著想回家。一方面她覺得重複的工序無聊乏味,另一方面,由於自小缺乏自信,她不願嘗試新事物。當聽說需要包裝 100 份產品時,她立刻認為自己做不到。」


蕙姑娘補充道:「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來針對處理。例如,靜雯內心渴望認同和傾訴,因此不應與她正面衝突,而是要引導並聆聽她的擔憂。可以從簡單的目標開始,提供建議和鼓勵,逐步建立她的信心,使她願意嘗試,那已經是成功的一大半了。」


手工藝訓練 發掘殘疾人士潛能
「工場裡每天都有手工藝培訓,例如輕黏土、折紙、繪畫、串珠和編織等。透過製作手工藝的新鮮感和樂趣,激發了靜雯的學習興趣,減少了抗拒情緒,變得更有耐性。現在的她,不僅是手工藝小組的『要員』,還擔任『大姐姐』,日常協助我教導能力較弱的學員。」蕙姑娘續說。


發現靜雯有進步後,工場安排她參加展銷,期望能進一步提升她的社交溝通能力。「展銷會人很多,第一次去我不敢跟人說話,嚇得想走。但蕙姑娘說,要主動推介產品,不然下次沒機會參加。」在蕙姑娘循循善誘的教導下,靜雯逐漸嘗試向人群推銷。


憑著天賦和勇氣,她逐漸適應了推銷工作。多年來,她已成為展銷會的「最佳銷售員」,是展會上的熟悉面孔。

 

下載新聞稿